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出现“新力量”。
据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了解,与前两批试点多为大型险企不同,第三批试点参与机构有望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的险资机构在数量和类型上实现新突破的同时,险资参与试点的模式也将有所创新。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这宣告了长期投资试点的第三批开启,待这600亿元批复后,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第三批试点新增多家中小险企
据券商中国记者多方采访了解,第三批60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机构正在陆续获批。
其中,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参与试点,规模100亿元。
此外,第三批试点参与机构还有望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例如,中汇人寿,以及农银人寿、交银人寿等总部在北京和上海的多家银行系险企。这些中小机构的资产体量也均在千亿以上。
国寿资产此前表示,拟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三期(简称“鸿鹄基金三期”),已于5月13日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国寿资产和相关机构将尽快推进鸿鹄基金三期落地相关工作,实现中长期资金尽早入市。
券商中国记者多方了解到,鸿鹄基金三期的获批金额为400亿元,其意向出资方既有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保险(601336),也有前述的多家中小险企。
中小险企“搭车”参与的新模式
和前两批相比,第三批试点将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私募基金出资人来自不同险资系统的新情况,即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上述多家中小险企意向投资的鸿鹄基金三期的管理人为国丰兴华,国丰兴华由国寿资产和新华资产共同出资成立。
此前,无论是第一批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还是第二批各保险公司,均为相关险企联动同一系统内保险资管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如泰康人寿和泰康资产,太保寿险和太保资产,阳光人寿和阳光资产等。
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第三批试点出现险资私募基金跨系统募资的新模式,有多重原因。
一方面,多家中小保险公司旗下没有保险资管公司,因此希望在其他保险资管公司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上“搭便车”,进而享受到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政策。
另一方面,有部分中小险企虽然有系统内保险资管公司,但综合考虑试点申请和私募基金的管理运营,认为专门成立私募基金公司并管理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倾向于投资既有保险系管理人的私募证券基金。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险资开展长期投资处于试点阶段,监管部门在保险公司资格审查上相当严格,险企本身资质要过硬,对于中小险企而言,“搭车”方式或有利于提高参与试点的效率和成功率。
据了解,设立私募基金公司的成本在千万元以上。例如,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批复,泰康资产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全资设立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同时还有治理成本。根据监管部门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在投资私募基金公司及其后续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并完善与私募基金公司的风险隔离、关联交易管理等制度,切实防范风险传递和利益冲突。
对于保险资管公司而言,则迎来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管理第三方资金的业务新机遇。
三批增量资金渐次落地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指的是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作为首批试点机构,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公司制基金,即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简称“鸿鹄基金”)。鸿鹄基金于2024年3月4日正式启动投资,截至2025年3月初,500亿元已悉数投资落地。
第二批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有8家,规模合计1120亿元。其中,今年1月,太保寿险(200亿元)、泰康人寿(120亿元)、阳光人寿(200亿元)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规模合计520亿元。3月初,人保寿险(100亿元)、中国人寿(100亿元)、太平人寿(100亿元)、新华保险(100亿元)、平安人寿(200亿元)等5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规模合计600亿元。
目前第二批试点机构均有不同进展。其中,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的申请已于4月中旬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目前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在基金业协会备案。另据券商中国记者此前了解,中国太保(601601)设立私募基金公司相关申报材料已经报送金融监管总局。
5月16日,阳光保险公告,董事会当日审议通过,子公司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并由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子公司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投资该基金,占基金发售份额的100%。
新华保险5月22日公告,该公司当日签署《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国丰兴华将发起设立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暂定名,简称鸿鹄基金二期),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元,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
其他试点机构也在紧锣密鼓地从架构、流程等方面推动试点落地,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
在第二批加快投资进度的同时,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待第三批600亿元全部批复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金额将增至2220亿元。
据介绍,鸿鹄基金三期将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及方案框架,坚持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属性,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看待资本市场大势,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且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进一步减少股价短期波动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促进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政策推动险资与市场良性互动
据券商中国记者此前采访了解,大中型和银行系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一方面是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在于,长期投资试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险资入市投资的堵点卡点。
目前,大型险企以及银行系险企大多已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新准则下,权益类资产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分类为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资产的波动直接体现到当期利润中,利润表现与资本市场关联性更高,受市场波动影响明显加大。
而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试点权益法核算、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资产计量等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降低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此外,据了解,入市的险资私募证券基金享有配套优待政策,包括偿付能力因子七折,豁免计入权益类资产比例等。
研究机构认为,在缓解保险公司利润波动的同时,长期投资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并实现长期投资,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作用,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健运行,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除了前述公司,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有意参与申请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校对:王朝全???
发表评论
2025-05-28 20:47:08回复
2025-05-29 03:52:11回复
2025-05-29 03:26:36回复
2025-05-28 23:34: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