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家|部分银行零售信贷趋于谨慎,多因素致4月个人贷款大幅少增
财联社5月15日讯(记者 梁柯志)昨日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虽然4月为信贷传统淡季,但新增贷款为仍2006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其中个人贷款同比少增5200亿,高于对公贷款少增2500亿,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5月15日,两位银行业务人士对财联社表示,受到去年零售资产质量压力的影响,一季度零售贷款主要是按揭贷款增长。另外,4月以来零售审批投放其实开始谨慎,消费贷和经营贷的额度和通过率有所降低。
另一方面,4月关税战冲击是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认为,4月信贷增长低水平综合反映出一季度信贷投放部分透支储备,以及债务置换和关税的影响。
广发证券分析师倪军认为,个人贷款疲弱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银行上调消费贷利率;二是贸易冲击对居民购房情绪产生短期影响。
上述华东银行业人士认为,第二季度本身也是投放淡季,预计总行对规模还是会比较克制,根据政策鼓励方向和经济恢复程度做相机调整。但是对公情况总体还是会好于零售板块。
4月个贷数据低于预期
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前值3.64万亿,去年同期7300亿,市场预期为7644亿,4月信贷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和去年同期。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分析称,整体看,4月新增信贷低于预期、低于季节性,结构有所恶化、尤其是居民端。当前经济内生动能较弱、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
具体而言,中金公司林英奇认为,4月居民短期贷款单月减少0.40万亿元,主要与消费贷款利率上调有关。目前社会消费零售同比增速仍处于低位,居民消费信贷需求有待恢复;居民中长期贷款下降0.12万亿元,说明在房价未见明显回升的背景下,居民加杠杆意愿仍然不强。
据媒体报道,3月30日,多家银行内部接到总行通知,将于4月起上调消费贷利率,原则上投放贷款的利率将不会低于年化3%,重新授信的贷款也将面临利率调整。
上述其中一位华南某城商行业务人士认为,消费贷其实在春节后就出现疲软趋势,随后推出的消费贷政策又遇到利率竞争过低而被调高,未能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银河证券报告显示,青岛银行、杭州银行等城商行的零售贷款比重自2019年以来逐年下降趋势。
区域银行零售资产压力更明显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财报数据显示,城商行的零售贷款不良暴露的确有增加。如截至去年末,重庆银行零售不良率同比增加73个bp至2.71%;青岛银行零售贷款不良上升58个bp至2.02%;江苏银行经营贷不良环比去年6月末上升46个bp至2.04%。
具体来看,以杭州银行为例,杭州银行零售贷款风险暴露比较多,不良率0.77%,同比增加18bp,其中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上升较多。
中国银河证券统计,杭州银行个人按揭和经营贷自2021年末开始下降,目前处于近4年低位;个人消费贷自2023年末拉升至2024年6月末,增速高达30%后,在2024年6月末开始直线下降,至年末增速回归到个位数。
在今年一季度末,杭州银行零售贷款增速仅为-1.27%,低于2024年全年的9.2%增速,收缩的情况明显。
上述华东城商行人士表示,城商行大部分零售客户集中在单一城市或区域,腾挪空间比较小,不如全国性银行,客户资产和质量有调剂和平衡的空间。
另外,据银登中心最新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未偿本息规模合计达2861.9亿元,较2023年的1588.2亿元同比增长80.2%。转让方多数为大行和股份行。
发表评论
2025-05-15 20:21:33回复
2025-05-16 02:55:31回复
2025-05-16 06:11:06回复